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42.我曾与天使谈论小孩子,想知道他们是否摆脱邪恶,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有实际的邪恶。我被告知,他们同样陷入邪恶,事实上也无非是邪恶。只是和所有天使一样,主使他们远离邪恶,将他们保守在良善中,以致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似乎凭自己处于良善。因此,当孩子在天堂长大成人时,为避免他们误以为他们里面的良善来自他们自己,而非来自主,他们时不时地被带回到自己与生俱来的邪恶里,并留在其中,直到他们知道、承认并相信事情的真相。
有一个在婴孩时期死去并在天堂长大的人就持有这种观点。他曾是一个国王的儿子;于是,他被带回到他与生俱来的邪恶生命中,然后从他的生命气场发觉,他有一种在别人面前发号施令的强烈欲望,并视通奸为无关紧要之事;这些邪恶就是他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不过,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性质,他便再次被接到他以前所在的天使当中。
在来世,没有人会因自己的遗传之恶受到惩罚,因为这不是他的恶;也就是说,他的遗传性并不是他的错;他只因他的实际邪恶,也就是说,只为他通过实际生活而归给自己的遗传之恶受惩罚。因此,把长大成人的孩子带回到其遗传之恶的状态中,不是让他们为此受惩罚,而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自己无非是邪恶;他们从自己所在的地狱被带上天堂,完全是主的怜悯;他们在天堂是主的恩典,而非自己配得。这会防止他们因自己里面的良善而在他人面前夸耀,因为这违背相爱的福分,就像违背信之真理那样。
注:所有人都生在各种邪恶中,甚至到了他们的特性无非是邪恶的程度(210, 215, 731, 874-876, 987, 1047, 2307—2308, 3518, 3701, 3812, 8480, 8550, 10283—10284, 10286, 10731节)。因此,人必须再生,也就是重生(3701节)。人的遗传之恶就在于他爱自己胜过爱神,爱世界胜过爱天堂,与自己相比,视邻舍如无物,除非为了自己的利益,因而为了自己的缘故;因此,遗传之恶就在于爱自己、爱世界(694, 731, 4317, 5660节)。当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占据主导地位时,一切邪恶便从它们而来(1307—1308, 1321, 1594, 1691, 3413, 7255, 7376, 7488, 7490, 8318, 9335, 9348, 10038, 10742节)。这些邪恶就是对他人的蔑视、敌意、仇恨、报复、残忍和欺骗(6667, 7370-7374, 9348, 10038, 10742节)。一切虚假皆出自这些邪恶(1047, 10283—10284, 10286节)。只要把缰绳给这些爱,它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自我之爱甚至觊觎神的宝座(7375, 8678节)。
8562.“百姓没有水喝”表真理,以及随之活力恢复的一种缺乏。这从“水”和“喝”的含义清楚可知:“水”是指信之真理(参看2702, 3058, 3424, 4976, 5668节);“喝”是指在信之真理上接受教导并领受它们(3069, 3772, 4017, 4018节),在此焕发活力,因为正如水使属世的生活焕发活力,真理和对真理的认知使属灵生命焕发活力。事实上,一个处于属灵生命的人渴望以诸如被称为天上的食物和喝的东西的那类事物来维持这生命,这些事物就是信之良善和真理;就像处于属世生命的人渴望以诸如构成属世食物和喝的东西的那类事物来维持这生命一样。
现在论述的主题之所以是涉及真理的试探,是因为之前论述的主题是涉及良善的试探,这次试探过后,他们获得吗哪,吗哪表示良善。当主将良善赐予某人时,这人便进入对真理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照着真理的缺乏而被激起,因为良善不断渴求良善。对真理的一切情感皆源于良善。这情形就像食物,没有喝的,食物无法滋养属世生命;此外,食物会产生对喝的东西的一种渴望,与喝的东西相结合,食物才能实现它的目的或功用。这就是涉及真理的试探紧随涉及良善的试探而来的原因。试探攻击一个人所喜爱和渴望的东西(4274, 4299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